李家权

微信图片_20250110110641

李家权,2017年从事法院调解工作,后转入律师行业。2020年—2023年从事北京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咨询律师及北京村居律师。执业期间接触较多案件,能结合当前案件事实及相关法律为当事人提供合适的诉讼思路及可行方案。同时通过调解经验在诉讼中帮助当事人通过调解方式获得最优解。

 

部分案例:

某某公司与某某再审案件(四川高院)

本案原一二审判决与2021年已判决生效,且已经过了6个月的再审期限。李律师用另起诉讼的方案,用法院新的判决当做有力的新证据,在四川高院提起再审,后2024年四川高院启动再审。

 

 

张某某与刘某某民间借贷一、二审(北京)

本案双方是老邻居,后因拆迁长期未见面。因之前关系密切,并未签署借据。且转账记录因年代久远也未调取完整,也因双方年级较大,并未使用微信,未有微信聊天记录。李律师通过多个间接证据,通过日常逻辑及常理,形成证据链。在被告否认为借款的前提下,仍获得一二审胜诉。并在执行阶段,积极于双方沟通调解。后被告及时将欠款打给原告,也缓和了双方关系。

 

杨某某与陈某某离婚案件(山东)

本案女方在京工作,男方在老家照顾孩子。后男方以女方出轨为由起诉离婚,并要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及要求多分割夫妻财产。李律师代理女方,在掌握对方的证据后与当事人制定诉讼方案。向法院合理解释男方提交的相关证据,及家庭收入支出情况,并配合法院积极做调解工作。法院并未认定男方提交证据,后双方对孩子抚养及房产分割达成一致,存款法院考虑双方情况做出判决分割,达到当事人预期。

 

谢某某与某某公司一审案件(北京)

当事人被中介介绍为公司搬运货物,在此期间因为公司员工操作失误导致谢某某摔伤。后中介与公司相互推诿不愿负责。李律师接受委托后,根据中介与公司相互推脱的关系,指导当事人分别从两个公司索要不同证据,后综合起诉。后根据经验认为当事人已构成伤残,在诉讼中申请法院伤残鉴定,后当事人被认定为伤残,获得伤残赔偿金。后法院判决胜诉。二审当事人自行参加,亦维持原判。获得赔偿。